都市環境密度集中化之環境衝擊優點
克魯曼:從NIMBY轉成YIMBY 有利經濟和環境
2022-04-22 18:09 經濟日報 / 編譯湯淑君/綜合外電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表示,美國加州眾議會議員補選通常不會吸引全國關注,但這次選戰主打房市政策議題,如果選舉結果可作為全美政策的風向球,可能牽動全國政策,對美國經濟和環境都大有助益。
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指出,這次議員補選的勝利者乘著一股新興運動的浪潮而起:「YIMBY」,亦即「贊成來我家後院」(Yes in My Backyard),反對所謂的「NIMBYism」(避鄰主義,「別來我家後院」)。「YIMBY」運動的主旨是鼓吹興建更多住宅,並提高都市人口密度。
他解釋,新冠肺炎疫情來擊前,美國大城市從許多方面來看都是史上最佳情況。都市社會問題雖未消失,但已改善,尤其紐約殺人案件已比1990年的水準銳減85%。同時,知識經濟發達,吸引企業遷往居民教育程度高的大都會地區。
疫情一度使情勢逆轉:紐約在疫情爆發初期淪為重災區,許多人指稱人口稠密構成公衛危險。但隨著民眾學習如何防疫,尤其在普遍有疫苗可接種後,人口稠密的都會區又變得比鄉村地區安全多了,至少因為市民較願意戴口罩和打疫苗。
雖說疫情期間槍擊案等犯罪事件增多,但這情況並不局限於大都市。從住宅市場角度來看,大城市吸引力已回升:紐約租金在疫情嚴峻時陡降,但頹勢現已完全逆轉。
都市又成為令人嚮往的工作和居住地,克魯曼認為這有弊也有利。先談問題,這會造成市區房價愈來愈高不可攀,主因是當地人士反對新建案。為什麼反對呢?一種解釋是出於自私心態:住高檔社區的有錢人希望藉限制新屋供應維持房價居高不下。但有一部分的人反對提高都市密度,是基於對「密度」(density)的誤解。
這種誤解反映在最近一項YouGov意見調查結果:每四個美國人就有三人相信,「房屋若蓋得彼此相隔遠一些,對環境比較好」。不難理解為什麼受訪者會如此認為。畢竟刻板印象是:住在綠蔭盎然社區甚或鄉村的人,比起置身都市水泥叢林者,似乎更有機會被綠樹和碧草圍繞。由此推論,如果每個人的住宅蓋得分散開來一些,那麼全國「綠化」程度難道不會提高?
克魯曼直言:不會。因為這種看似「常識」的觀點其實有謬誤成分。假設說,紐約曼哈頓某個面積1平方英里(2.59平方公里)的社區住了大約7萬人,而這些人口若以典型郊區密度分散居住,可讓這些人合計占地約35平方英里。居住空間是變大了,但他們的住宅碳足跡、四處移動必需建築的道路(遷到郊區沒車代步怎麼「行」)、日常採買所需興建的購物中心等加總起來,到頭來必須夷平的綠地面積遠遠超過他們在紐約所用到的面積。
在密度高的城市,人均能源使用量也遠低於郊區,大致因為市區居民較少自己開車,較仰賴步行和各式各樣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,包括極有效率的電梯在內。 所以說,容許提高都市密度、讓更多人生活方式像紐約客那般,其實對環境是有益的。
對經濟也有裨益。有些人願意以高價購買市區住宅,是認為住在大城市的生產力更高。因此,若是限制密度,會妨礙勞工充分發揮才能,不利於美國經濟。最近一項調查顯示,一些大城市若能放寬土地使用限制,估計可讓美國國內生產毛額(GDP)增添3.7%,相當於每年大約多出9,000億美元產值。
結論是,克魯曼贊同「YIMBY」運動人士。反對都市密度已造成相當大的傷害;少反對些,倒可能帶來出奇多的益處。美國